誠信
詞語 | 誠信 |
---|---|
拼音 | chéng xì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真誠;真誠之心。《禮記·祭統(tǒng)》:“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zhì)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 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宋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zhì)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jì)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lǐng)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解釋:
(一)、真誠;真誠之心。
《禮記·祭統(tǒng)》:“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zhì)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 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宋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zhì)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jì)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lǐng)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釋義: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yù),一諾千金。
相關(guān)詞語:
半信半疑抱誠守真背信棄義不言而信抱柱之信半信不信半疑半信背義負(fù)信誠心誠意誠惶誠恐赤誠相待誠心實意誠心正意誠至金開篤信好學(xué)殫誠畢慮風(fēng)信年華果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