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色
詞語 | 潤色 |
---|---|
拼音 | rùn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修飾文字,使有文采乃增損而潤色之。——蔡元培《圖畫》解釋:
(一)、修飾文字,使有文采。
《論語·憲問》:“為命, 裨諶 草創之, 世叔 討論之,行人 子羽 修飾之, 東里 子產 潤色之。” 宋 王安石 《西垣當直》詩:“討論潤色今為美,學問文章老更醇。”《玉嬌梨》第一回:“昨賴老先生大才潤色,可謂點鐵成金。” 魯迅 《彷徨·傷逝》:“我的工作果然從此較為迅速地進行,不久就共譯了五萬言,只要潤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兩篇小品,一同寄給《自由之友》去。”
(二)、使增加光彩。
《漢書·終軍傳》:“夫天命初定,萬事草創,及臻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必待明圣潤色,祖業傳於無窮。” 晉 左思 《吳都賦》:“其奏樂也,則木石潤色;其吐哀也,則凄風暴興。”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儒》:“自 太史公 始以儒林題 齊 魯 諸生,徒以潤色 孔氏 遺業,又尚習禮樂弦歌之音,鄉飲大射,事不違藝,故比而次之。”
(三)、猶加工,使更完美。
晉 陶潛 《述酒》詩題注:“ 儀狄 造, 杜康 潤色之。”
(四)、裝飾點綴。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箱中韞藏百寶,不下萬金,將潤色郎君之裝。”
(五)、粉飾。
《明史·何剛傳》:“優游歲月,潤色偏安,錮豪杰於草間,迫梟雄為盜賊,是株守以待盡也。”
(六)、濕潤。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張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煙嗆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潤色它一下。”
釋義:
潤色,漢語詞匯。拼音:rùn sè釋義:1、修飾文字,使有文采。2.使增加光彩。3.濕潤。4.裝飾點綴。5.粉飾。6.猶加工,使更完美。
相關詞語:
清一色黯然失色黯然無色抃風舞潤變色易容變色之言冰清玉潤勃然變色不動聲色不露聲色白色恐怖變臉變色變顏變色不露神色不露形色抃風儛潤菜蔬之色察言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