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
詞語 | 二更 |
---|---|
拼音 | èr g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又稱二鼓。解釋:
(一)、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又稱二鼓。
《南史·儒林傳·沉洙》:“ 梁 代舊律,測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盡于二更。” 唐 王維 《秋夜獨坐》詩:“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雖是憂愁,讀書還不歇。那日讀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楊嫂》:“二更的鑼聲響了,我和三哥便把母親抄給我們讀的一本《白香詞譜》闔了起來。”
釋義:
二更是一個漢語詞匯,指當地時間晚上九時三十六分左右
造句:
1、一毛不拔鎮關西,二更天來喝酒去,三天兩頭發脾氣,四處撒歡找樂趣,五十不到歸了西,六神無主沒脾氣,勸君莫做急脾氣,傷身傷心傷自己。
2、一到周末,二更時分,三更半夜,四下無人,無法入眠,溜出被窩,騎上電驢,八拐七繞,就為見你,十分激動。
相關詞語:
二把刀熬更守夜半夜三更不二法門不擒二毛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金甌百二山川百二山河別無二致不管一二除舊更新才貫二酉尺二秀才尺二冤家曾無與二滌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