纻麻
詞語 | 纻麻 |
---|---|
拼音 | zhù má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纖維潔白有光澤,是紡織工業(yè)重要原料。《漢書·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聞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農(nóng),種禾稻紵麻,女子桑蠶織績。”唐 鄭渥《洛陽道》詩:“楊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淚 魯 人迷。”宋 梅堯臣《二月五日雪》詩:“有夢皆蝴蝶,逢袍只紵麻。”解釋:
(一)、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纖維潔白有光澤,是紡織工業(yè)重要原料。
《漢書·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聞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農(nóng),種禾稻紵麻,女子桑蠶織績。” 唐 鄭渥 《洛陽道》詩:“楊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淚 魯 人迷。” 宋 梅堯臣 《二月五日雪》詩:“有夢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釋義:
1.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纖維潔白有光澤,是紡織工業(yè)重要原料。
相關(guān)詞語:
愁緒如麻頂針續(xù)麻紛亂如麻縞纻之交骨軟筋麻黃麻紫書黃麻紫泥雞犬桑麻快刀斬麻麻痹大意麻木不仁麻痹不仁麻痺不仁麻姑獻(xiàn)壽蓬賴麻直披麻救火蓬生麻中披麻帶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