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簡
詞語 | 折簡 |
---|---|
拼音 | zhé jiǎ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寫信。(二)、也作折柬。
解釋:
(一)、亦作“ 折柬 ”。折半之簡,言其禮輕。古人以竹簡作書。
《三國志·魏志·王凌傳》“ 凌 至 項 ,飲藥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卿直以折簡召我,我當(dāng)敢不至邪?”《資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漢 制:簡長二尺,短者半之。蓋單執(zhí)一札謂之簡。折簡者,折半之簡,言其禮輕也。”《南史·梁紀(jì)上·武帝上》:“若啗以顯職,無不載馳。 隨王 止須折簡耳?!?明 陳繼儒 《偃曝談馀》卷下:“近代尚質(zhì),朝野之間皆用古折簡,駸駸乎有先輩風(fēng)度?!?/p>
(二)、指書札或信箋。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孝宗御制賜吳益》:“﹝ 孝宗 ﹞手書御扎一聯(lián)云:‘稱此一天風(fēng)月好,橘香酒熟待君來。’命近璫持此賜 益 。 益 入對,頓首稱謝。上笑曰:‘聊復(fù)當(dāng)折簡耳?!?元 薩都剌 《經(jīng)姑蘇同游虎丘山次東坡舊題韻》:“九京倘可作,當(dāng)為折簡請。”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題鷂》:“幸有風(fēng)箏為折柬,寄愁天上何難。”《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討了一個折柬,一個封筒?!?/p>
(三)、謂裁紙寫信。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一日郎官折簡寄妓,與為私約?!?明 劉元卿 《賢奕編·敘倫》:“無何貴客憶前巵,乃折簡主人,語以其故。” 清 黃景仁 《鶯啼序·鄭誠齋招集白云庵》詞:“也繾綣、折簡招來,追隨許附塵后。”
(四)、猶斷簡。指書冊、簡牘的殘篇。
《宋書·禮志三》:“夫《禮記》殘缺之書,本無備體,折簡敗字,多所闕畧。”《清史稿·災(zāi)異志二》:“五月, 渭南 四野火災(zāi),見持炬人三尺許,羣繞火際,次日焚處拾一折簡?!?/p>
釋義:
折簡,拼音是zhéjiǎn,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折半之簡,言其禮輕。
相關(guān)詞語:
九折臂百折不回百折不撓不折不扣百折不摧百折不屈百折不移百折千回百般折磨不撓不折殘編斷簡蟾宮折桂從俗就簡摧枯折腐摧蘭折玉摧眉折腰摧折豪強殘編裂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