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首
詞語(yǔ) | 上首 |
---|---|
拼音 | shàng shǒ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同“上手”1解釋:
(一)、首位,魁首。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問(wèn)道士》:“道門 揚(yáng)弘元 法師,道心精微,真學(xué)奧祕(mì),為仙列上首。” 宋 葉適 《兵部尚書(shū)蔡公墓志銘》:“ 孝宗 親策,將為上首。”《水滸傳》第五三回:“ 清道人 他是 羅真人 上首徒弟,他本師如何放他離左右。”
(二)、謂位次較尊的一邊,通常指左手一邊。
元 楊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今日圣天子設(shè)一宴,乃是功臣筵宴。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飲酒。”《金瓶梅詞話》第二回:“ 武松 讓哥嫂上首坐了,他便掇杌子打橫。” 茅盾 《多角關(guān)系》七:“二老板讓 朱潤(rùn)身 坐在上首。”
(三)、佛家語(yǔ)。指一座大眾中的主位。
《觀無(wú)量壽佛經(jīng)》:“佛在 王舍城 耆闍崛山 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俱,菩薩三萬(wàn)二千, 文殊師利 法王子而為上首。”后亦用指寺院中的首座。 南朝 梁武帝 《十喻詩(shī)·夢(mèng)》:“出家為上首,入寺作梁棟。”《景德傳燈錄·靈祐禪師》:“ 華林 聞之,曰:‘某甲忝居上首, 祐公 何得住持?’”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綜觀佛在世時(shí),有佛與外道上首對(duì)談?wù)撸型獾郎鲜诪榉鸬茏诱h法者。”
釋義:
①佛教用語(yǔ)。本指一座大眾中的主位。后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為上首,入寺作梁棟|三萬(wàn)二千菩薩眾中,舉文殊師利一人為上首。 ②上手,位次較尊的一邊。通常指左手一邊: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飲酒。
造句:
1、 人生有許多難做的事,而最難的事是做人。在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師。
2、 他的學(xué)習(xí)成績(jī)?cè)诎嗌鲜浊恢浮?/p>
相關(guān)詞語(yǔ):
屋上烏昂首闊步昂首伸眉昂首天外昂首挺胸昂首望天巴高望上拔宅上升白首北面白首空歸白首窮經(jīng)白首相知白首之心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wú)名逼上梁山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