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坯
詞語 | 瓦坯 |
---|---|
拼音 | wǎ p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未燒的瓦解釋:
瓦坯[unbaked tile] 未燒的瓦從現已發掘的資料及實物來看,瓦在中國西周初期(公元前1000年)即已產生,并于公元588年與佛教同時由百濟傳入日本。。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臘奧林匹亞興建的赫拉神廟,是有屋瓦的西方建筑物中最古老的,瓦用黏土燒成。燒瓦技術很快傳遍歐亞。羅馬人率先使用砂巖和石灰巖混合制瓦,12世紀才普遍使用黏板巖。防止雨水滲漏至屋內。隔熱,防止白天的太陽幅射熱直接傳至屋內。當瓦片交疊鋪設于尖斜式屋頂時,可產生一個用于隔熱的空氣間距。
釋義:
1. 未燒的瓦。
相關詞語:
冰消瓦解不成三瓦布被瓦器冰散瓦解尺椽片瓦倒打一瓦分化瓦解蜚瓦拔木根椽片瓦黃鐘瓦釜黃鍾瓦缶毀方瓦合毀瓦畫墁雷鳴瓦釜累瓦結繩弄瓦之喜泥車瓦馬泥豬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