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詞語 | 茅屋 |
---|---|
拼音 | máo w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屋頂用茅草、稻草等蓋的房子,大多簡陋矮小。解釋:
(一)、亦作“茆屋”。用茅草蓋的房屋。
《左傳·桓公二年》:“清廟茅屋。” 杜預 注:“以茅飾屋,著儉也。”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一:“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 唐 姚合 《將歸山》詩:“聞道舊溪茆屋畔,春風新上數枝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雞上木》:“日午吹煙絶,吟聲出茅屋。”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他自己連茅屋都沒得住的,東飄西蕩,你到那里去找他?”
釋義:
茅屋,意為用茅草蓋的房屋。詞語出處為《左傳·桓公二年》:“清廟茅屋。” 杜預 注:“以茅飾屋,著儉也。”
造句:
1、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
2、月光清幽。淅瀝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密密地縫著游子的夾衣,忽然,一陣冷風擠進茅屋的窗隙,母親似乎著涼,帶著濃濃的倦意咳嗽了幾聲。我夢中驚醒,怔怔地看著燈下年邁的母親……
相關詞語:
屋上烏愛屋及烏阿嬌金屋暗室屋漏拔茅連茹白屋寒門比屋可封不愧屋漏白屋之士比屋而封比屋連甍波流茅靡不欺屋漏初出茅廬重床迭屋重床疊屋賜茅授土迭床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