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剝
詞語 | 侵剝 |
---|---|
拼音 | qīn b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侵害盤剝。解釋:
(一)、侵害盤剝。
《宋書·臧質傳》:“受任述職,不以宣効為心;專方蒞民,惟以侵剝為務。”《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彼任事者只顧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剝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一節:“ 劉友 侵剝百姓來欺騙朝士,應誅死以懲邪佞, 山濤 等可不問罪。”
釋義:
《唐代四觀音文殊普賢圖》高140.7釐米 寬97.0釐米英國不列顛博物館藏,為咸通五年(公元八六四年)所制,榜題亦明確了諸尊的身分。四觀音的衣飾從印度式變化而來,九〇圖的菩薩形象就很典型。其下方即九一圖的文殊、普賢菩薩的色墨兩道線運用自然而嫻熟,在勾勒輪廓時又很審慎。色彩下隱現出定型墨線的情形在八九圖脅侍菩薩上更加明顯。
相關詞語:
剝床及膚剝膚之痛剝膚及髓剝膚椎髓剝極必復剝極將復剝極則復剝繭抽絲剝皮抽筋抽絲剝繭抽筋剝皮椎膚剝髓椎膚剝體寒風侵肌互剝痛瘡活剝生吞貧病交侵敲骨剝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