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麋
詞語 | 犨麋 |
---|---|
拼音 | chōu m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人名。解釋:
(一)、人名。
敦洽犨麋 的省稱。相傳為貌丑而有德之人。《文選·左思<魏都賦>》:“而是有 魏 開國之日,締構之初,萬邑譬焉。亦猶 犨麋 之與 子都 ,培塿之與 方壺 也。” 李善 注:“ 犨麋 ,古之丑人也。《呂氏春秋》曰: 陳 有惡人焉,曰 敦洽犨麋 ,椎顙廣額,色如漆赭, 陳侯 悅之。” 呂向 注:“大 魏 開國結構之初,而萬國相比,則 吳 蜀 猶丑人、小阜, 魏 猶 子都 、 方壺 。”犨,《文選》作“犫”、今本《呂氏春秋·遇合》作“讎”。
釋義:
犨麋,拼音是chōu mí,注音是ㄔㄡ ㄇㄧˊ,釋義是人名。 敦洽犨麋 的省稱。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