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語
詞語 | 常語 |
---|---|
拼音 | cháng y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通常詞語,俗話。(二)、特指俗話。
解釋:
(一)、通常詞語,俗話。
唐 韓愈 《記夢》詩:“壯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語一字難。”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二:“ 王彥輔 《麈史》曰:‘ 子美 善用故事及常語,多倒其句而用之,蓋如此則語峻而體健,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若余所舉數條,則彼此皆常語,而常語之中,具見優劣。”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王荊公詩》:“ 山谷 但知奇語之為詩,不知常語亦詩也。” 章炳麟 《文學說例》:“亦有當時常語,非訓詁所能解剖者。”
(二)、特指俗話。
魯迅 《墳·論照相之類》:“ 中國 常語說,臨下驕者事上必諂。”
釋義:
1.通常詞語,俗話。 2.特指俗話。
相關詞語:
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安常履順安常習故半部論語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不法常可不主故常變古亂常變故易常兵無常形不經之語不言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