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暢
詞語 | 條暢 |
---|---|
拼音 | tiáo ch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文章)通暢而有條理:文筆條暢。解釋:
(一)、通暢,暢達。
漢 王褒 《洞簫賦》:“原夫簫干之所生兮,于 江 南之丘墟。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踈。” 李善 注:“條暢,條直通暢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以散鬱陶,托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朱子語類》卷一二一:“某舊時看文字極難,諸家説盡用記,且如《毛詩》,那時未似如今説得如此條暢。”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蓋其元氣充周,血脈條暢,是以癢疴呼吸,感觸神應,有不言而喻之妙。”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因為連說話都怕還不能說條暢的小孩子,那里會能了解什么虛實平仄?”
(二)、歡暢;舒暢。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大化隆洽,男女條暢,家給年豐,咸則三壤,豈不盛哉!”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登龕縱目遠眺,心神為心條暢。”
(三)、達觀;豁達。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誰能拔俗,生盡其養;孰是養生,而薄其葬。淵哉若人,縱心條暢。”《晉書·謝安傳》:“及總角,神識沉敏,風宇條暢,善行書。”
(四)、繁衍茂盛。
《后漢書·馮衍傳》:“思 唐 虞 之晏晏兮,揖 稷 契 與為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 湯 武 而勃興。” 晉 潘岳 《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晉 戴凱之 《竹譜》:“或茂沙水,或挺巖陸;條暢紛敷,青翠森肅。”
(五)、急促不順貌。條,通“ 滌 ”。
《禮記·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感條暢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中》“感條暢之氣”:“家大人曰:條暢,讀為‘滌蕩’。滌蕩之氣,謂逆氣也……滌蕩、條暢、慆蕩聲相近,故字相通。”
釋義:
1.通暢,暢達。 2.歡暢;舒暢。 3.達觀;豁達。 4.繁衍茂盛。
造句:
1、每一條暢通的大道,都是一線綠色生態長城,延綿相城的美麗.
2、若情志條暢,氣機疏達,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病安從來?所以,當你的精神安靜下來,真的心靜下來之后,你的血壓自然也會回歸到正常。
相關詞語:
百業蕭條百品千條倡條冶葉暢所欲言暢通無阻暢叫揚疾暢所欲為暢行無礙暢行無阻風不鳴條風雨蕭條分條析理共貫同條酣暢淋漓惠風和暢金科玉條井井有條井然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