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國
詞語 | 柄國 |
---|---|
拼音 | bǐng guó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執(zhí)掌朝政。解釋:
(一)、執(zhí)掌國政。
《新唐書·東夷傳·新羅》:“是歲, 真平 死,無子,立女 善德 為王,大臣 乙祭 柄國?!?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至庚申歲, 吳丞相 柄國,始以外祠斥焉。” 明 文徵明 《南京太常寺卿嘉禾呂公行狀》:“ 天順 初,京師不雨,彗星犯牽牛。時 文懿 柄國,頗以為憂。”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七:“ 和珅 柄國時,其家奴多乘高車,橫行都市,無所憚?!?/p>
釋義:
1.執(zhí)掌國政。
造句:
1、鄭柄國14日形容首爾新羅飯店這種做法“無法接受”,威脅采取“嚴(yán)厲措施”。
2、雖柄國不滿百日,而吾五大民族所受賜者,已靡有涯矣。
相關(guān)詞語:
愛國如家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國寧家安國富民百年之柄保國安民閉關(guān)鎖國病民蠱國敗國喪家敗國亡家邦國殄瘁保家衛(wèi)國病國殃民病民害國赤心報國傳為笑柄朝章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