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蒸
詞語 | 骨蒸 |
---|---|
拼音 | gǔ zh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中醫學病癥名。為陰虛勞瘵的一種癥狀。解釋:
(一)、中醫學病癥名。為陰虛勞瘵的一種癥狀。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下》:“夫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腎,旦起體涼,日晚即熱。”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祠山應語》:“ 鑄子 甫五歲,病骨蒸,勢殆甚,凡藥皆弗效。”《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若不早治,久而變為骨蒸之疾,必有屬纊之憂矣。”
釋義:
1.中醫學病癥名。為陰虛勞瘵的一種癥狀。
造句:
1、心痛、驚悸、骨蒸盜汗、吐血、衄血、暴喑。
2、還有痧癥腹痛忌服生姜湯;疔瘡忌服火麻花;骨蒸似怯癥忌服生地黃,等等不一而足。
相關詞語:
哀毀骨立哀梨蒸食傲骨嶙嶙冰肌玉骨病骨支離病入骨髓白骨露野白骨再肉病入骨隨柴毀骨立抽筋拔骨抽胎換骨揣骨聽聲捶骨瀝髓刺心刻骨刺心切骨挫骨揚灰奪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