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字
詞語 | 雜字 |
---|---|
拼音 | zá z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匯集在一起的各類日常用字(多用于書名):《農村四言雜字》。解釋:
(一)、古代啟蒙的識字讀本。匯輯各類常用字,編成韻語,以便初學者記誦。
宋 陸游 《秋日郊居》詩“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自注:“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元昊 自製蕃書……教國人記事用蕃書,而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為蕃語?!?/p>
釋義:
雜字,是指把各種常用字綴集成韻,以便于記誦的字冊。如:六言雜字。
造句:
1、 當然,轉成路徑不定會慘重扭曲駁雜字體.
2、 此種雜字書內容已有分類,故各類字詞數量明顯增加,唯仍以韻語及連屬成文方式呈現。
相關詞語:
一字師八字打開白紙黑字不立文字不易一字拆白道字錯綜復雜拆牌道字純一不雜待字閨中點紙畫字點指畫字紛紜雜沓蜂屯蟻雜瓜字初分鴻章鉅字行間字里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