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失
詞語 | 疏失 |
---|---|
拼音 | shū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疏忽失誤:清查庫存物資,要照冊仔細核對,不準稍有遺漏疏失。解釋:
(一)、亦作“疎失”。亦作“踈失”。疏忽失誤。
《北齊書·盧宗道傳》:“有一舊門生酒醉,言辭之間,微有疏失, 宗道 遂令沉之於水。”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侯面聞,恐遞中踈失。”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二折:“天色晚了,江水大,風又大,恐有疎失,不如灣船罷。” 明 張居正 《送起居館論邊情記事》:“彼中戒備頗嚴,諒無疏失。”《說岳全傳》第八回:“這里是荒僻去處,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葉圣陶 《倪煥之》九:“他從來不罵學生,口口聲聲說學生沒有一個不好的,小過大錯都只是偶然的疏失。”
(二)、失落;丟失。
《西游記》第十三回:“你可曾疏失了甚么東西?”《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后 月娘 歸家,開了門戶,家產器物都不曾疎失。”《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 苗鎮臺 疏失了海防,被撫臺參拿了。”
(三)、疏遠;久不晤面。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從學生進京后,彼此就疎失了。”《再生緣》第三五回:“ 孟 家表妹好姿容,平時疎失今朝見。”
釋義:
疏失,亦作“疎失”,“踈失”,漢語詞匯。注音:shū shī指疏忽失誤;失落等。如:搞會計工作,不能有半點疏失。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黯然失色暗香疏影百不失一百無一失北叟失馬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拔十失五百密一疏敗績失據弊衣疏食不失黍絫仿徨失措才疏學淺才疏意廣才疏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