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矢
詞語 | 楛矢 |
---|---|
拼音 | hù sh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用楛木做桿的箭。解釋:
(一)、以楛木做桿的箭。
《國語·魯語下》:“有隼集于 陳侯 之庭而死,楛矢貫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舊五代史·外國傳二·黑水靺鞨》:“ 黑水 靺鞨 ,其俗皆編髮。性兇悍……兵器有角弓楛矢。”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一“有古 肅慎氏 之國”自注:“ 肅慎國 在今 遼東 吉林 寧古塔 地, 肅慎 即 女真 之轉音,楛矢肇騎射之本俗。”
釋義:
楛矢,讀hù shǐ,是漢語詞匯,出自《國語·魯語下》,解釋為:用楛木做桿的箭。
相關詞語:
躬蹈矢石躬冒矢石函矢相攻集矢之的潔清自矢錦囊還矢強弩末矢親當矢石親冒矢石桑弧蓬矢矢口抵賴矢口否認矢志不渝桑弧蒿矢身當矢石矢不虛發矢口狡賴矢石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