詘申
詞語 | 詘申 |
---|---|
拼音 | qū sh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彎曲和伸展。(二)、喻控制和縱放。
解釋:
(一)、彎曲和伸展。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 梁啟雄 釋:“詘申,即‘屈伸’。”《漢書·陳湯傳》:“ 湯 擊 郅支 時中寒病,兩臂不詘申。”
(二)、喻控制和縱放。
章炳麟 《訄書·別錄乙》:“ 裔介 先后所建白,於 滿 漢 間,時有詘申控縱,其歸皆以便 滿洲 政府,為子孫帝王萬世計。”
釋義:
1.彎曲和伸展。 2.喻控制和縱放。
相關詞語:
大直若詘計窮力詘詰詘聱牙聱牙詘曲詘寸信尺詘要橈腘三令五申申冤吐氣申禍無良時詘舉贏五申三令小屈大申熊經鳥申引申觸類詘膝請和達誠申信郁抑不申奉申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