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
詞語 | 齋戒 |
---|---|
拼音 | zhāi j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也叫封齋、把齋。中國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規定教徒每年在該教教歷九月齋戒一個月。除白天禁止飲食外,還有禁止房事等。(二)、中國舊時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表示誠敬。
解釋:
(一)、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潔身心,以示虔誠。
《孟子·離婁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一日就請老先生到來祠中齋戒一宿,以便行禮。”
(二)、佛教語。指八關齋戒。
唐 白居易 《齋戒》詩:“每因齋戒斷葷腥,漸覺塵勞染愛輕。”參見“ 八關齋 ”。
釋義:
古代祭祀,習慣由主祭人先數日沐浴、穿潔凈衣服、獨居素食戒酒等,表示虔誠,因稱:趙王乃齋戒五日。
相關詞語:
把素持齋長齋禮佛長齋繡佛持齋把素懲一戒百持滿戒盈覆車之戒覆舟之戒豐屋之戒高齋學士后車之戒雞鳴戒旦戒備森嚴戒驕戒躁戒奢寧儉君子三戒履霜之戒前覆后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