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糅
詞語 | 雜糅 |
---|---|
拼音 | zá ró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不同的事物混雜在一起。糅(róu)。解釋:
(一)、混雜糅合。
《國語·楚語下》:“民神雜糅,不可方物。”《漢書·劉向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 顏師古 注:“糅,和也。” 唐 孫過庭 《書譜》:“自 漢 魏 以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 清 陳維崧 《感皇恩·晚涼雜憶》詞之二:“水云轇葛,陰陽雜糅,奇石成獅破空走。” 郭沫若 《蒲劍集·民族形式商兌》:“凡事有經有權,我們不好雜糅起來。”
釋義:
把兩種不同的句法結構混雜在一個表達式中,結果造成語句結構混亂、語義糾纏,這樣的語病就叫雜糅。 句式雜糅又稱為結構混亂。即把幾種結構或幾個意思硬湊在一個句子里,使句子結構混亂表意不明。(表達時因既想用這種句式,又想用那種句式,結果造成將兩種句式放在一起說,半截轉向的現象,就是句式雜糅。)
相關詞語:
錯綜復雜純一不雜紛紜雜沓蜂屯蟻雜苛捐雜稅凌雜米鹽龍蛇混雜拉拉雜雜良莠淆雜門無雜賓門無雜客人多手雜人多嘴雜人多口雜私心雜念水陸雜陳五方雜處瓦玉集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