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
詞語 | 明察 |
---|---|
拼音 | míng chá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清楚地看到:明察秋毫。明察其奸。解釋:
(一)、謂觀察入微,不受蒙蔽。
《左傳·昭公六年》:“圣哲之上,明察之官。”《舊唐書·李晟傳》:“臨下明察,每理軍,必曰某有勞,某能其事,雖廝養小善,必記姓名。”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四:“﹝ 時敏 ﹞賦性明察,有吏治才。” 何其芳 《論快樂》:“ 高爾基 說 列寧 是那種明察的、有大智慧的、而且大智慧中有大悲苦的人。”
(二)、嚴明苛察。
《史記·平準書》:“長吏益慘急而法令明察。”《明史·劉安傳》:“人君貴明不貴察。察,非明也。人君以察為明,天下始多事矣。陛下臨御八年而治理未臻,識者謂陛下之治功損於明察。”
(三)、明白清楚。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 漢靈帝 夢見 桓帝 怒曰:‘ 宋皇后 有何罪過,而聽用邪孽,使絶其命? 渤海王 悝 既已自貶,又受誅斃。今 宋氏 及 悝 ,自訴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難救。’夢殊明察。帝既覺而恐,尋亦崩。”
釋義:
明察,是漢語詞匯,拼音:míng chá釋義:1、觀察入微,不受蒙蔽。2.嚴明苛察。3.明白清楚。
造句:
1、 精明的人明察秋毫,小事不糊涂;高超的人懶算細帳,大事不馬虎。
2、 明察事理的人稱為明智,明智的人則能以身作則。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蔽聰塞明冰雪聰明不明不白背暗投明閉明塞聰蔽明塞聰察察為明察己知人察見淵魚察今知古察言觀色長夜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