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辯
詞語 | 九辯 |
---|---|
拼音 | jiǔ b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夏 樂名。《楚辭·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 娛以自縱。”王逸 注:“《九辯》、《九歌》,禹 樂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辯數。”《山海經·大荒西經》:“﹝ 夏后開 ﹞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郭璞 注:“皆天帝樂名也,開 登天而竊以下用之也。”(2)《楚辭》篇名。也作《九辨》。漢 王逸《〈九辯〉序》:“宋玉 者,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唐 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詩:“《離騷》既日月,《九辯》即列宿。”后亦作為吊亡哀傷的文章之代稱。宋 蘇軾《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太皇太后閣》之一:“愿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 湘《九辯》文。”解釋:
(一)、(1) 夏 樂名。
《楚辭·離騷》:“ 啟 《九辯》與《九歌》兮, 夏康 娛以自縱。” 王逸 注:“《九辯》、《九歌》, 禹 樂也。言 禹 平治水土,以有天下……故九州之物,皆可辯數。”《山海經·大荒西經》:“﹝ 夏后開 ﹞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樂名也, 開 登天而竊以下用之也。”(2)《楚辭》篇名。也作《九辨》。 漢 王逸 《〈九辯〉序》:“ 宋玉 者, 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 唐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詩:“《離騷》既日月,《九辯》即列宿。”后亦作為吊亡哀傷的文章之代稱。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太皇太后閣》之一:“愿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辯》文。”
釋義:
《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宋玉作。有人認為是哀憫屈原之作,一般認為其主題在于表現封建社會下層士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感傷。作品善于借景抒情,其開頭一段以凄涼秋色的描繪表達愁苦之情,尤為出色,對后人的借景寄慨之作有很大影響。
相關詞語:
九回腸九折臂八街九陌百辭莫辯百口莫辯辯才無礙博聞辯言不容置辯百喙莫辯百喙難辯辯才無閡辯口利辭辯口利舌不辯菽麥愁腸九回愁腸九轉大辯不言大辯若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