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字
詞語 | 隸字 |
---|---|
拼音 | lì z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隸書。解釋:
(一)、即隸書。
《晉書·衛(wèi)恒傳》:“ 秦 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 漢 因行之,獨符、印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 臨淄 人發(fā)古塚,得銅棺,前和外隱起為隸字。”《宣和書譜·隸書敘論》:“又以赴急速官府刑獄間用之,餘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隸字之初也。”參見“ 隸書 ”。
(二)、指楷書。
晉 王羲之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夫書,先須引八分、章草入隸字中,發(fā)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fā)。”
釋義:
隸書。
造句:
1、劉炳森先生的隸字在中國現(xiàn)當代的書法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2、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相關(guān)詞語:
一字師八字打開白紙黑字不立文字不易一字拆白道字拆牌道字待字閨中點紙畫字點指畫字販夫皁隸販夫皂隸瓜字初分鴻章鉅字行間字里金字招牌句斟字酌句比字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