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尾
詞語 | 鴟尾 |
---|---|
拼音 | chī wě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中式房屋屋脊兩端的陶制裝飾物,形狀略像鴟的尾巴。解釋:
(一)、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gòu)件。外形略如鴟尾,因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或問曰:‘《東宮舊事》何以呼鴟尾為祠尾?’答曰:‘ 張敞 者, 吳 人,不甚稽古,隨宜記注,逐鄉(xiāng)俗訛謬,造作書字耳。 吳 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陳書·高祖紀(jì)下》:“戊辰, 重云殿 東鴟尾有紫煙屬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頭帳點兵。”
釋義:
1.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gòu)件。外形略如鴟尾,因稱。
造句:
1、 據(jù)介紹,脊吻又名鴟吻、鴟尾、正吻等,是中國古代大型建筑屋頂正脊兩端的特有裝飾,用來表示這類建筑的重要地位,有辟除火災(zāi)之意。
2、 而比日本“國寶”還古老得多的朝天宮鴟尾被拆走,除了文化掠奪,還能有何種解釋!
相關(guān)詞語:
附驥尾跋胡疐尾擺尾搖頭蠶頭燕尾藏頭露尾徹頭徹尾鴟目虎吻鴟鴉嗜鼠楚尾吳頭春冰虎尾徹首徹尾鴟視虎顧鴟視狼顧鴟鸮弄舌鴟張門戶鴟張鼠伏鴟張蟻聚鴟張魚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