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術
詞語 | 劍術 |
---|---|
拼音 | jiàn sh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武術器械練習之一。劍有長穗劍和短穗劍。劍柄短,刃長,有雙鋒。劍法有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掛、撩等。練劍要求身與劍合、劍與神合。“劍若游龍”“劍若飛鳳”是劍術的基本風格。解釋:
(一)、《史記·刺客列傳》:“ 魯 句踐 已聞 荊軻 之刺 秦王 ,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后以“劍術”謂擊劍的技藝。
晉 陶潛 《詠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北周 庾信 《吳明徹墓志銘》:“竹林逢猿,徧知劍術。” 唐 錢起 《送馬員外拜官覲省》詩:“筆精已許臺中妙,劍術還令世上聞。”
釋義:
劍術,英文swordcraft,即舞劍或用劍刺殺的技藝或技能。「劍術」指使用劍的方法和技巧。《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明代茅元儀《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全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劍的擊法有;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等。劍術的特點是:輕快敏捷、瀟灑、飄逸,有「劍走美式」、「劍如飛風」之說。
造句:
1、少年時代博覽群書,接受儒、道兩家的思想,還學過劍術。
2、劍神寂寞,他苦心孤詣地追求劍術上的出神入化,達到了讓江湖豪俠仰望地境界,到頭來得到的卻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
相關詞語:
案劍瞋目不學無術拔劍論功唇槍舌劍齒劍如歸馳馬試劍刀光劍影刀槍劍戟刀山劍樹點金乏術刀頭劍首點金無術分身無術風刀霜劍封刀掛劍故劍情深壞人心術回天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