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騶
詞語 | 鳴騶 |
---|---|
拼音 | míng zō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隨從顯貴出行并傳呼喝道的騎卒。有時借指顯貴。解釋:
(一)、古代隨從顯貴出行并傳呼喝道的騎卒。有時借指顯貴。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起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唐 高適 《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歌謡隨舉扇,旌旆逐鳴騶。” 清 曹寅 《雨中和漁村韻》:“不掃春廳雪,鳴騶罷往來。”
釋義:
鳴騶,讀音míng zōu ,漢語詞語,意為古代隨從顯貴出行并傳呼喝道的騎卒。有時借指顯貴。
相關詞語:
一牛鳴鰲鳴鱉應百家爭鳴不平則鳴長鳴都尉潮鳴電掣潮鳴電摯電閃雷鳴鼎食鳴鐘鼎食鳴鍾鼎食鐘鳴東鳴西應飛遁鳴高肥遁鳴高風不鳴條鳳鳴朝陽販夫騶卒肥遯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