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汁
詞語 | 刻汁 |
---|---|
拼音 | kè zh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據(jù)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載, 浮提國 獻 神通 、 善書 二人,出肘間四寸金壺,內貯黑汁如淳漆,佐 老子 撰《道德經》,“晝夜精勤,形勞神倦。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謂人治學精勤刻苦。 唐 黃滔 《謝試官》:“ 滔 蜩甲薄姿,蟻封微狀,學雖勤於刻汁,藝則愧於鏤冰。”解釋:
(一)、據(jù)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載, 浮提國 獻 神通 、 善書 二人,出肘間四寸金壺,內貯黑汁如淳漆,佐 老子 撰《道德經》,“晝夜精勤,形勞神倦。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謂人治學精勤刻苦。
唐 黃滔 《謝試官》:“ 滔 蜩甲薄姿,蟻封微狀,學雖勤於刻汁,藝則愧於鏤冰。”
釋義:
張旭高(1903―1944),又名張昭明,字問鷗,福建省龍巖縣曹溪鄉(xiāng)人,菲律賓僑領。1924年在集美學校參加學生運動,隨后就讀于廣州中山大學、上海大學。1926年底北伐軍入閩后輟學回龍巖參加革命,任巖平寧(龍巖、漳平、寧洋)政治監(jiān)察署專員,組織國民革命運動。
相關詞語:
春宵一刻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鉆刻薄雕蟲篆刻雕文刻鏤雕蟲刻篆雕心刻腎豐取刻與鬼刻神劖畫地刻木畫虎刻鵠畫龍刻鵠尖酸刻薄絞盡腦汁金壺墨汁精雕細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