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
詞語 | 筆墨 |
---|---|
拼音 | bǐ m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中國畫用筆運(yùn)墨技法的總稱。(二)、指文字或文章:難以用筆墨形容。
解釋:
(一)、筆和墨。泛指文具。
《漢書·揚(yáng)雄傳下》:“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為主人, 子墨 為客卿以風(fēng)。”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著筆墨畫硯,磁器古董,都極其古雅而精致。”
(二)、指文字或書畫詩文作品。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子駿 漢 朝智囊,筆墨淵海。” 宋 陳師道 《上曾樞密書》:“某不更遠(yuǎn)引筆墨所載,直以 慶歷 以來耳目所及者明之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漢 魏 名人筆墨俱在, 淮南王 劉安 隸書最工,自 曹子建 以下,稍近 鐘 王 風(fēng)格。” 聞一多 《關(guān)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
(三)、謂寫字,畫畫,作文章。
漢 王充 《論衡·超奇》:“觀 谷永 之陳説, 唐林 之宣言, 劉向 之切議,以知為本,筆墨之文,將而送之。”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吾父曰:‘媳婦既能筆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 曹靖華 《飛花集·懷周恩來同志》:“這期間,我住在 重慶 郊外,每周三天在城,處理事務(wù)工作;三天在家,從事筆墨工作。”
釋義:
有時亦作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在技法上,“筆”通常指鉤、勒、皴、擦、點(diǎn)等筆法;“墨”指烘、染、破、潑、積等墨法。在理論上,強(qiáng)調(diào)筆為主導(dǎo),墨隨筆出,相互依賴映發(fā),完美地描繪物象,表達(dá)意境,以取得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
相關(guān)鏈接:筆
相關(guān)詞語:
筆飽墨酣筆大如椽筆耕硯田筆墨官司筆掃千軍筆下超生筆下生花筆走龍蛇筆誅墨伐秉筆直書筆底超生筆底春風(fēng)筆底龍蛇筆伐口誅筆歌墨舞筆酣墨飽筆翰如流筆老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