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臺
詞語 | 燭臺 |
---|---|
拼音 | zhú tá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插蠟燭的器具,多用銅錫等金屬制成。解釋:
(一)、插蠟燭的器具。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 溫公 在 永興 ,一日行國忌香,幕次中客將有事欲白公,誤觸燭臺,倒在公身上,公不動,亦不問。”《老殘游記》第八回:“里面出來一個老者,鬚髮蒼然,手中持了一枝燭臺,燃了一枝白蠟燭。” 巴金 《家》三五:“靈前一對蠟燭上結(jié)了大燭花,燭油繼續(xù)流下來,堆滿了燭臺。”
(二)、指燭臺上的蠟燭。
《花月痕》第十二回:“剔起燈亮,點著燭臺。”《老殘游記》第十回:“ 璵姑 到得洞里,將燭臺吹息。”
釋義:
1.插蠟燭的器具。 2.指燭臺上的蠟燭。
造句:
1、友誼如焰火、友誼如燭臺,是黑暗中那一點的余溫。
2、我為你收集了大自然所有的美,放在你生日的燭臺上。將能說的話都藏在花蕾里,讓它成為待放的秘密。
相關(guān)詞語:
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唱對臺戲層臺累榭當(dāng)風(fēng)秉燭燈燭輝煌洞房花燭洞幽燭微洞燭其奸登臺拜將洞隱燭微洞幽燭遠風(fēng)前殘燭風(fēng)中秉燭風(fēng)中之燭風(fēng)燭殘年風(fēng)燭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