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逆
詞語 | 亂逆 |
---|---|
拼音 | luàn n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叛亂;叛逆。解釋:
(一)、叛亂;叛逆。
《秦嶧山碑》:“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人有饑乏之變,則生亂逆。”《周書·楊敷傳》:“先是蠻左等多受 齊 假署,數(shù)為亂逆。”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八》:“杖為首者數(shù)人,其亂逆尤甚者杖死。”
釋義:
亂逆是漢語詞匯,拼音為luàn nì ,意思是叛亂叛逆。
相關(guān)詞語:
亂彈琴鬢亂釵橫兵荒馬亂撥亂反正敗法亂紀悖言亂辭變古亂常撥亂反治撥亂濟時撥亂濟危撥亂為治兵慌馬亂釵橫鬢亂粗服亂頭大逆不道倒行逆施大逆無道定亂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