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晦
詞語 | 貞晦 |
---|---|
拼音 | zhēn hu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言否泰。(二)、貞潔韜晦。謂高尚其志,不求聞達(dá)。
解釋:
(一)、猶言否泰。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昏明殊位,貞晦異道。”
(二)、貞潔韜晦。謂高尚其志,不求聞達(dá)。
唐 權(quán)德輿 《唐故潤州丹陽縣丞盧君墓志銘》:“初貞晦不仕,公車徵拜至 冀州 信都 主簿。” 明 李東陽 《竹岡別業(yè)》詩:“媚哉東園華,寂寞有餘愧,平生貞晦情,茲物乃其類。” 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先生刻苦似 二曲 ,貞晦過 夏峯 ,多聞博學(xué),志節(jié)皎然。”
釋義:
zhēn huì貞晦1.猶言否泰。2.貞潔韜晦。謂高尚其志不求聞達(dá)。
相關(guān)詞語:
黯晦消沉杜門晦跡風(fēng)瀟雨晦風(fēng)雨如晦風(fēng)雨晦冥風(fēng)雨晦暝晦跡韜光晦盲否塞堅(jiān)貞不屈九烈三貞艱深晦澀堅(jiān)貞不渝埋聲晦跡盲風(fēng)晦雨七貞九烈三貞九烈三貞五烈韜光晦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