鶻拳
詞語 | 鶻拳 |
---|---|
拼音 | hú qu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鶻爪。 唐 白居易 《代鶴答》詩:“鷹爪攫雞雞肋折,鶻拳蹴雁雁頭垂。” 明 貝翱 《孔雀賦》:“鸚能言兮招鶻拳,鸞善舞兮傷自憐。”(2).指善于搏擊的蒼鷹。 唐 元稹 《酬獨(dú)孤二十六送歸通州》詩:“鼇釣氣方壯,鶻拳心頗尊。”解釋:
(一)、鶻爪。
唐 白居易 《代鶴答》詩:“鷹爪攫雞雞肋折,鶻拳蹴雁雁頭垂。” 明 貝翱 《孔雀賦》:“鸚能言兮招鶻拳,鸞善舞兮傷自憐。”
(二)、指善于搏擊的蒼鷹。
唐 元稹 《酬獨(dú)孤二十六送歸通州》詩:“鼇釣氣方壯,鶻拳心頗尊。”
釋義:
1.鶻爪。 2.指善于搏擊的蒼鷹。
相關(guān)詞語:
飽以老拳白手空拳飽饗老拳赤手空拳擦拳磨掌擦拳抹掌擦掌磨拳猜拳行令攛拳攏袖毒手尊拳鶻侖吞棗鶻入鴉群捋袖揎拳裸袖揎拳摩拳擦掌磨拳擦掌拳打腳踢拳拳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