僨軍
詞語 | 僨軍 |
---|---|
拼音 | fèn jū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使軍隊覆敗。 唐 陸贄 《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jié)度使狀》:“悖謂犯上,敗謂僨軍。”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為人后者不入》:“以其背親從人,故與僨軍亡國者并斥之。”(2).指潰敗的軍隊。《明史·忠義傳·花云》:“及 漢 兵敗, 孫 復(fù)竊兒走,渡 江 ,遇僨軍奪舟棄 江 中,浮斷木入葦洲,採蓮實哺兒,七日不死。”解釋:
(一)、使軍隊覆敗。
唐 陸贄 《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jié)度使狀》:“悖謂犯上,敗謂僨軍。”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為人后者不入》:“以其背親從人,故與僨軍亡國者并斥之。”
(二)、指潰敗的軍隊。
《明史·忠義傳·花云》:“及 漢 兵敗, 孫 復(fù)竊兒走,渡 江 ,遇僨軍奪舟棄 江 中,浮斷木入葦洲,採蓮實哺兒,七日不死。”
釋義:
僨軍是漢語詞匯,拼音為fèn jūn,解釋為使軍隊覆敗;指潰敗的軍隊。
相關(guān)詞語:
敗軍之將筆掃千軍避軍三舍常勝將軍殘軍敗將大樹將軍斷頭將軍覆軍殺將狗頭軍師孤軍奮戰(zhàn)孤軍作戰(zhàn)孤軍深入橫掃千軍戶曹參軍軍令如山軍不血刃軍法從事軍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