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骨
詞語 | 無骨 |
---|---|
拼音 | wú g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鄭玄 注:“當骨,緩急難為中也。”(二)、體無骨骼。形容體態柔軟輕盈。《尸子》卷下:“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飛燕外傳》:“豐若有肌,柔若無骨。”唐 劉禹錫《觀柘枝舞》詩之二:“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
(三)、以指無骨蟲。《呂氏春秋·任數》:“不至則不知,不知則不信,無骨者不可令知冰。”高誘 注:“若無骨之蟲,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
(四)、不要折傷骨骼。《國語·晉語九》:“夷請無筋無骨,無面傷,無敗用,無隕懼。”韋昭 注:“無骨,無折骨。”
(五)、謂沒有骨氣。《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張纘《讓尚書仆射表》:“雖復吐言如傷,屈體無骨,動容竊斧,猶成多憾。”唐 李白《贈新平少年》詩:“韓信 在 淮陰,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六)、指文辭沒有風格骨力。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七)、指字體柔弱無力。《法書要錄》卷一引 晉 衛夫人《筆陣圖》:“昔 秦丞相 斯 見 周穆王 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
解釋:
(一)、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
《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鄭玄 注:“當骨,緩急難為中也。”
(二)、體無骨骼。形容體態柔軟輕盈。
《尸子》卷下:“ 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飛燕外傳》:“豐若有肌,柔若無骨。” 唐 劉禹錫 《觀柘枝舞》詩之二:“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
(三)、以指無骨蟲。
《呂氏春秋·任數》:“不至則不知,不知則不信,無骨者不可令知冰。” 高誘 注:“若無骨之蟲,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
(四)、不要折傷骨骼。
《國語·晉語九》:“夷請無筋無骨,無面傷,無敗用,無隕懼。” 韋昭 注:“無骨,無折骨。”
(五)、謂沒有骨氣。
《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張纘 《讓尚書仆射表》:“雖復吐言如傷,屈體無骨,動容竊斧,猶成多憾。” 唐 李白 《贈新平少年》詩:“ 韓信 在 淮陰 ,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六)、指文辭沒有風格骨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七)、指字體柔弱無力。
《法書要錄》卷一引 晉 衛夫人 《筆陣圖》:“昔 秦丞相 斯 見 周穆王 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
釋義:
1.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 2.體無骨骼。形容體態柔軟輕盈。 3.以指無骨蟲。 4.不要折傷骨骼。 5.謂沒有骨氣。 6.指文辭沒有風格骨力。 7.指字體柔弱無力。
造句:
1、 你舞姿輕靈,身輕似燕,身體軟如云絮,雙臂柔若無骨,步步生蓮花般地舞姿,如花間飛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葉尖的圓露,使我如飲佳釀,醉得無法自抑。
2、 雪花在風中飛飛揚揚,像恬靜的姑娘柔若無骨的纖纖玉手。
相關詞語:
哀毀骨立安然無事安然無恙安忍無親暗淡無光暗弱無斷暗無天日傲骨嶙嶙奧妙無窮懊悔無及黯淡無光黯然無色案無留牘傲慢無禮蒼白無力把玩無厭白璧無瑕百無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