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
詞語 | 鼻衄 |
---|---|
拼音 | bí nǜ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鼻衂”。鼻出血。多由鼻部受外傷、鼻腔疾患、高血壓、缺乏維生素C或K以及傷寒等急性傳染病引起。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鼻衄候》:“肺開竅於鼻,熱乘於血,則氣亦熱也。血氣俱熱,血隨氣發(fā)出於鼻為鼻衄。”《醫(yī)宗金鑒·失血總括》:“九竅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腦如泉。”《新華文摘》1982年第2期:“鄉(xiāng)人 田 某,鼻衄而血箭,奄奄一息,眾醫(yī)束手。”英文翻譯1.【醫(yī)】epis.;epistaxis;haemorrhagia nasalis;hemorrhinia;nosebleed;rhinorrhagia解釋:
(一)、亦作“鼻衂”。鼻出血。多由鼻部受外傷、鼻腔疾患、高血壓、缺乏維生素C或K以及傷寒等急性傳染病引起。
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鼻衄候》:“肺開竅於鼻,熱乘於血,則氣亦熱也。血氣俱熱,血隨氣發(fā)出於鼻為鼻衄。”《醫(yī)宗金鑒·失血總括》:“九竅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腦如泉。”《新華文摘》1982年第2期:“鄉(xiāng)人 田 某,鼻衄而血箭,奄奄一息,眾醫(yī)束手。”
釋義:
1.亦作"鼻?"。 2.鼻出血。多由鼻部受外傷﹑鼻腔疾患﹑高血壓﹑缺乏維生素C或K以及傷寒等急性傳染病引起。
造句:
1、目的:為了觀察多重因素對鼻衄的發(fā)病過程及治療影響,解釋其復(fù)雜的病生理變化及采用正確的治療方法。
2、如果是因為上火而經(jīng)常鼻衄,那就應(yīng)當(dāng)忌食辛辣了。
相關(guān)詞語:
阿鼻地獄鼻息如雷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堊揮斤鼻孔朝天鼻孔遼天鼻孔撩天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塌嘴歪鼻頭出火鼻腫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