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詞語 | 半夏 |
---|---|
拼音 | bàn xià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zhǎng)柄,花黃綠色。塊莖圓球形,白色,可入藥。解釋:
(一)、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zhǎng)柄,初夏開黃綠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塊莖,可入藥,生用有毒,內(nèi)服須限用。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菫榮。” 鄭玄 注:“半夏,藥草。”《急就篇》卷四:“半夏皁莢艾槖吾。” 顏師古 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為名也。”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賒來半夏熏煎盡,投著山中舊主人。” 宋 孔平仲 《常父寄半夏》詩:“ 齊州 多半夏,採(cǎi)自 鵲山 陽。”
(二)、稻品種名。詳“ 半夏稻 ”。
(三)、仲夏。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有《半夏小集》。
釋義:
1.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zhǎng)柄,初夏開黃綠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塊莖,可入藥,生用有毒,內(nèi)服須限用。 2.稻品種名。詳"半夏稻"。 3.仲夏。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有《半夏小集》。
造句:
1、 方法用珠芽作為組織培養(yǎng)的外殖體進(jìn)行半夏的快速繁殖研究。
2、 結(jié)論半夏厚樸湯加味可改善***依賴脫毒后的稽延性戒斷癥狀。
相關(guān)詞語:
半壁江山半部論語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半身不遂半死不活半途而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信半疑半夜三更半間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