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腸
詞語 | 心腸 |
---|---|
拼音 | xīn ch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心地。解釋:
(一)、心情;心緒。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心腸非故時,更覺日月駛。”《紅樓夢》第二九回:“﹝ 寶玉 ﹞心中正自后悔,無精打彩,那里還有心腸去看戲?” 巴金 《家》二一:“‘你們還有心腸打牌?’ 覺慧 這樣想。”
(二)、指感情。
唐 孟郊 《古結愛》詩:“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宋 陸游 《次季長韻回寄》:“舊好自均親骨肉,新知何怪薄心腸。”《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柯巖 《紅領巾的歌·三匹“馬”的冰車》:“ 楊楊 一個勁地搖頭,什么也打不動他的心腸。”
(三)、猶心地。指思想意識。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這個就是説書的一片道學心腸。”《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也有説他兩個心腸兒好的。”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多么好心腸的人啊!”
(四)、猶心頭,心中。
唐 張籍 《學仙》詩:“勤勞不能成,疑慮積心腸。”《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太公 聞言大驚:‘怎有如此之事,二人先知我心腸之機?’”
(五)、猶胸懷,肚量。
《朱子語類》卷七四:“須是大著心腸看始得。”
(六)、猶心腹,知心。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史 魏 二人先下此工夫,以結其心,卻是未敢説甚么正經心腸話。”
(七)、想法;意思。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見二位先生,既無狎玩我的意思,又無疑猜我的心腸。”
(八)、猶心事。指心中所思慮的事。
蕭紅 《生死場》二:“你把筐子丟啦!我看你好像一點心腸也沒有,打柴的人幸好是 朱大爺 ,若是別人拾去還能找出來嗎?” 梁斌 《播火記》三八:“一面飲著酒,吃著菜,互相傾吐心腸。”
釋義:
心腸,漢語詞匯。拼音:xīn cháng釋義:1.心情;心緒。2.指感情。3.猶心地。指思想意識。4.猶心頭,心中。5、猶胸懷,肚量。6.猶心腹,知心。7.想法;意思。8.猶心事。指心中所思慮的事。
造句:
1、 沒有寬宏大量的心腸,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2、 愛心是一股撞開冰的春水,使鐵石心腸的人受到震撼。愛心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使心情低落的人感到一絲絲生活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生活的。
相關詞語:
九回腸安心定志暗室虧心暗室欺心熬腸刮肚熬心費力暗室私心安心樂業安心樂意安心落意白首之心白水鑒心包藏禍心碧血丹心別出心裁別具肺腸別具匠心別有肺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