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祿
詞語 | 班祿 |
---|---|
拼音 | bān l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分等制定俸祿。(二)、班位和俸祿。
解釋:
(一)、分等制定俸祿。
《管子·權修》:“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 漢 揚雄 《百官箴·司空箴》:“昔在季葉,班祿遺賢。”《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置官班祿,行之尚矣,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絶。” 清 唐甄 《潛書·制祿》:“古者班祿,亦起于農夫食人之數……至于 漢 ,以穀班祿而以石差。”
(二)、班位和俸祿。
《楚辭·天問》:“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游國恩 纂義引 曹耀湘 曰:“班,位也;祿,食也。”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班祿頗而《頎甫》刺,行人乏而《緜蠻》諷。”《宋書·袁淑傳》:“則宜拔過寵貴之上,褒升戚舊之右,別其旂章,榮其班祿。”
釋義:
班祿是出自于《管子·權修》《楚辭·天問》
相關詞語: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班荊道故班門弄斧班師回朝班班可考班駁陸離班功行賞班荊道舊班馬文章班師得勝班師回俯班香宋艷班衣戲采班衣戲彩持祿養交福祿雙全高官厚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