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詩
詞語 | 四言詩 |
---|---|
拼音 | sì yán sh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的詩體。是中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詩經》就是這種詩體的代表。解釋:
(一)、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體式。先 秦 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后來的作者,格調稍變。自 南朝 宋 齊 以后,作者漸少。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四言詩》。
釋義:
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中國古代詩歌最早形成的詩體,始于春秋以前的《詩經》等。魏晉以后,五七言詩盛行,作四言詩者漸少。
相關詞語:
一言堂捱三頂四巴三覽四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博聞辯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三不四不恤人言不言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