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
詞語 | 阿羅漢 |
---|---|
拼音 | ā luó hà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見〖羅漢〗。[梵arhat]解釋:
(一)、梵語Arhat的譯音。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教亦用稱斷絕嗜欲,解脫煩惱,修得小乘果的人。
《百喻經·入海取沉水喻》:“不如發心求聲聞果,速斷生死,作阿羅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昔 健馱邏國 有阿羅漢,常受此池龍王供養。”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阿羅漢圣相威儀,比 雪山 三十六萬億佛。” 清 趙翼 《游金陵雜詩》:“ 靈山 五百阿羅漢,一個 觀音 請客難。” 宋 陳善 《捫虱新話·王右丞畫渡水羅漢》:“ 王右丞 作《雪里芭蕉》,蓋是戲弄翰墨,不顧寒暑,今世傳 右丞 所畫渡水羅漢,亦是意也。而 山谷 云:‘阿羅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帶水如此。’”《西游記》第三六回:“不曾丟瓦拋磚傷佛殿,阿羅臉上剝真金。”
釋義:
見〖羅漢〗。[arhat]
造句:
1、根據一位阿羅漢的指示,經行禪思時,在身體上和心智上都要予以善加守護。
2、終其一生,阿羅漢們戒歌舞、音樂、觀看演藝、佩戴花環、以芳香與美容品美化自己。
相關詞語:
門外漢阿鼻地獄阿狗阿貓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阿嬌金屋阿貓阿狗阿毗地獄阿平絕倒八面張羅包羅萬象彪形大漢拔趙易漢包羅萬有波羅塞戲波羅奢花楚界漢河傳神阿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