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愚
詞語 | 頑愚 |
---|---|
拼音 | wán y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頑劣愚鈍。(二)、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解釋:
(一)、頑劣愚鈍。
《后漢書·律歷志下》:“及王德之衰也,無道之君亂之於上,頑愚之史失之於下。” 唐 盧仝 《月蝕詩》:“密邇玉幾前擘坼,奏上臣 仝 頑愚胸。” 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便有 文宣王 哲劍難拘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頑愚之道行,偽詐之勢逞。”
(二)、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漢 王充 《論衡·剌孟》:“謂 孔子 之徒, 孟子 之輩,教授后生,覺悟頑愚乎?已有 孔子 ,己又以生矣。”
釋義:
1.頑劣愚鈍。 2.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相關(guān)詞語:
哀感頑艷草木愚夫策頑磨鈍大智若愚大智如愚負(fù)隅頑抗梗頑不化怙頑不悛矜愚飾智驚愚駭俗進(jìn)賢退愚硁硁之愚廉頑立懦冥頑不靈肉眼愚眉上智下愚使貪使愚飾智矜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