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稿
詞語 | 腹稿 |
---|---|
拼音 | fù g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心里已想好但還沒 寫出的稿子。解釋:
(一)、亦作“ 腹藳 ”。先在心中孕育的文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王勃 每為碑頌,先墨磨數升,引被覆面而臥,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藳。”事亦見《新唐書·文苑傳上·王勃》。藳,作“稿”。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一夕,獨草制二十二道,益敏而工,其有腹藳邪?” 元 曾瑞 《青杏子·騁懷》套曲:“韻律聲律,情動魂消,腹稿冥搜,宿恩當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制度上》:“腹藳雖多,未經嘗試,不敢以待驗之方悮人也。” 繆鴻若 《和石鄰閨情》之四:“卻悔嫁郎多識字,幾回腹稿負良宵。” 許杰 《我的寫作生活》:“我的文藝作品,特別是我的小說每一篇的腹稿,總是在腦子里孕育了若干時候的。”
釋義:
腹稿,指內心醞釀成熟以供表達的詩文構想。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寫作的故事。《新唐書·王勃傳》載:“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宋史·徐積傳》中也有關于“腹稿”的記載:“自少及老,日作一詩,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 后來,人們就把預先想好而沒有寫出來的文稿稱為“腹”。
造句:
1、 談話,和作文一樣,有主題,有腹稿,有層次,有頭尾,不可語無倫次。
2、 上臺演講要事先打好腹稿,免得上了講臺信口開河。
相關詞語:
背腹受敵鞭不及腹敝衣枵腹蟬腹龜腸撐腸拄腹草腹菜腸大腹便便東床坦腹斷脰決腹頓腹之言腹背受敵腹背之毛腹誹心謗腹心相照腹心之疾腹有鱗甲腹載五車腹中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