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難
詞語 | 急難 |
---|---|
拼音 | jí n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熱心地幫助別人擺脫患難:扶危急難。(二)、危急的事;危難:急難之中見人心。
解釋:
(一)、解救危難。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唐 杜甫 《義鶻行》:“茲實鷙鳥最,急難心炯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今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君又孤,脫有翻覆,急難者誰也!” 清 唐孫華 《愷功侍讀用余贈憂重原韻有詩寄懷次韻答之》:“感君急難心,已矣勿長喟。”
(二)、猶危難。
《管子·問》:“士之急難可使者幾何人。” 宋 蘇軾 《物不可以茍合論》:“安居以為黨,急難以相救,此足以為朋友矣。”《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如今我又把我交給誰去?眼前可以急難相告的只有 鄧 褚 兩家父女翁婿三個人。” 馬金鳳 《我演穆桂英》:“我覺得國家有急難,人人都有保衛祖國的責任。”
釋義:
急難,指危難;解救危難。如:他人真好,看我錢包忘帶,付不出飯錢,二話不說,急難于我,傾囊相助。
造句:
1、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
2、人生貴在相知,相知在急難;患難識朋友,誼長情永在。
相關詞語:
急先鋒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不急之務八難三災巴巴急急白雪難和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避難趨易材大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