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罪
詞語 | 正罪 |
---|---|
拼音 | zhèng z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真正的罪行或罪犯。(二)、定罪;治罪。
(三)、應得之罪。
解釋:
(一)、真正的罪行或罪犯。
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故一人伏正罪,而萬家蒙乎福者,圣主行之不疑。”《后漢書·霍谞傳》:“是為刑宥正罪,戮加誣侵也。”
(二)、定罪;治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臺省·按臣笞將領》:“ 熊 即於馬上褫 佟 下,就地綑打一百收監,隨亦奏聞正罪。”《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陳侯 即欲將 吁厚 行戮正罪。”
(三)、應得之罪。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 世名 已別過母妻,特來就死,惟求速賜正罪。”
釋義:
【詞目】正罪【釋義】1、真正的罪行或罪犯。2、定罪;治罪。3、應得之罪。
相關詞語:
替罪羊安宅正路撥亂反正不務正業不正之風必也正名秉正無私不測之罪逋慢之罪不當不正出入人罪純正無邪辭嚴義正聰明正直誠心正意持正不阿黜邪崇正詞嚴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