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制
詞語 | 公制 |
---|---|
拼音 | gōng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國際公制的簡稱。解釋:
(一)、亦稱“ 米制 ”。舊名“米突制”。其主要優點是:單位的選取有可靠標準;各基本單位(長度、質量)間有密切聯系;采取十進位制,使用方便。我國國務院在1959年6月公布,確定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公制是 法國 在十八世紀末首創的。1875年, 法 、 德 、 美 、 俄 等十七國的代表在 巴黎 簽訂米突公約,并成立國際計量局,規定幾個主要計量單位是:(1)長度單位為米,代號m。(2)質量單位為千克(公斤),代號kg。(3)容量單位為升,代號l。
釋義:
國際公制的簡稱。
造句:
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2、昔者穆公制霸,終不東并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
相關詞語:
白衣公卿報冰公事秉公辦理秉公無私抱冰公事背公向私背公營私秉公滅私秉公任直城北徐公出奇制勝出以公心粗制濫造操刀制錦持論公允出公忘私寸轄制輪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