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槌
詞語 | 犀槌 |
---|---|
拼音 | xī chu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犀椎 ”。古代打擊樂器方響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阿翹 ﹞俄遂進白玉方響,云本 吳元濟 所與也,光明皎潔,可照十?dāng)?shù)步。言其犀槌,即響犀也,凡物有聲,乃響應(yīng)其中焉。”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詞:“土花曾染 湘 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參見“ 方響 ”。解釋:
(一)、亦作“ 犀椎 ”。古代打擊樂器方響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阿翹 ﹞俄遂進白玉方響,云本 吳元濟 所與也,光明皎潔,可照十?dāng)?shù)步。言其犀槌,即響犀也,凡物有聲,乃響應(yīng)其中焉。”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詞:“土花曾染 湘 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參見“ 方響 ”。
釋義:
xī chuí ㄒㄧ ㄔㄨㄟˊ 犀槌亦作“ 犀椎 ”。古代打擊樂器方響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 阿翹 ﹞俄遂進白玉方響,云本 吳元濟 所與也,光明皎潔,可照十?dāng)?shù)步。言其犀槌,即響犀也,凡物有聲,乃響應(yīng)其中焉。”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詞:“土花曾染 湘 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參見“ 方響 ”。
相關(guān)詞語:
拔犀擢象槌牛釃酒槌仁提義槌胸蹋地跌腳槌胸燒犀觀火束貝含犀犀角燭怪犀牛望月犀頂龜文犀顱玉頰犀燃燭照犀照牛渚牙簽犀軸一槌定音一點靈犀拽象拖犀心有靈犀一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