鷙鳥
詞語 | 鷙鳥 |
---|---|
拼音 | zhì niǎ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兇猛的鳥,如鷹、雕、梟等解釋:
(一)、兇猛的鳥。如鷹鹯之類。
《孫子·勢》:“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勢也。” 唐 杜甫 《醉歌行》:“驊騮作駒已汗血,鷙鳥舉翮連青云。” 元 劉永之 《江濱小警胡居敬助教來訪雨中有述》詩:“慈烏低避雨,鷙鳥急衝寒?!?/p>
(二)、燕的別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燕》:“鷰,一名神女,一名天女,一名鷙鳥?!?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燕》:“能制海東青鶻,故有鷙鳥之稱?!?/p>
釋義:
1.兇猛的鳥。如鷹鹯之類。 2.燕的別名。
造句:
1、他的眼睛跟鷙鳥的眼一樣銳利,像秋天的霧一樣藍。
2、鷹擊毛摯:擊:搏擊;摯:兇猛。鷙鳥撲擊其他動物時,羽毛都張著。比喻嚴(yán)酷兇悍。
相關(guān)詞語:
鳥獸散百鳥朝鳳笨鳥先飛坌鳥先飛長頸鳥喙池魚籠鳥蠶叢鳥道飛鳥驚蛇飛鳥依人龜文鳥跡花香鳥語鵠形鳥面寒蟬僵鳥驚弓之鳥倦鳥知還驚弦之鳥籠中之鳥卵覆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