楗槌
詞語 | 楗槌 |
---|---|
拼音 | jiàn chu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楗椎 ”。鐘鼓;鈴鐸。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每至楗槌應叩,法鼓裁鳴,空界神仙共來行道。” 吳兆宜 箋注:“《增一阿含經》:‘佛告 阿難 汝今連擊楗椎。’《釋氏要覽》:‘梵云楗槌,此云鐘磬。’” 清 金人瑞 《春末懷周粟仲》詩:“相思每中夜,夢見必山居。何日楗椎下,同皈心地初。” 清 龔自珍 《庚子雅詞·臺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兒叩之聲死。誰信當年,楗槌一發,吼徹山河大地。”解釋:
(一)、亦作“ 楗椎 ”。鐘鼓;鈴鐸。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每至楗槌應叩,法鼓裁鳴,空界神仙共來行道。” 吳兆宜 箋注:“《增一阿含經》:‘佛告 阿難 汝今連擊楗椎。’《釋氏要覽》:‘梵云楗槌,此云鐘磬。’” 清 金人瑞 《春末懷周粟仲》詩:“相思每中夜,夢見必山居。何日楗椎下,同皈心地初。” 清 龔自珍 《庚子雅詞·臺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兒叩之聲死。誰信當年,楗槌一發,吼徹山河大地。”
釋義:
楗槌,出自《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釋義為鐘鼓;鈴鐸。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