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甲
詞語 | 馬甲 |
---|---|
拼音 | mǎ jiǎ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穿在衣服外面的背心。解釋:
(一)、馬的護身甲。
《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上》:“ 明宗 與 梁 人對柵於 德勝 ,時 晉高祖 為 梁 人所襲,馬甲連革斷,帝輟騎以授之,取斷革者自跨之。”《水滸傳》第五五回:“ 呼延灼 領了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 呼延灼 選訖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
(二)、干貝。江珧肉柱。
宋 朱熹 《次秀野雜詩韻又五絕》:“向來試吏著南冠,馬甲蠔山得飫餐。” 宋 周必大 《周愚卿江西美劉棠仲同賦江珧詩牽強奉答》:“珠剖蚌胎那畏鷸,柱呈馬甲更名珧。”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蜜丁馬甲》:“蜜丁曾共品,馬甲亦同名。”
(三)、方言。背心。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罩甲》:“國朝 王應奎 《柳南續筆》云:‘今人稱外套曰罩甲。’……按,今 吳 中猶有馬甲之稱,當即由罩甲而得。” 張天翼 《夏夜夢》:“那件密密扣著的馬甲--把她顯得更加瘦小。”
(四)、 清 八旗制的兵丁。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一:“然惟驍騎營之馬甲、領催、匠役隸之。”原注:“ 滿洲 、 蒙古 每佐領下馬甲二十人…… 漢 軍每佐領下馬甲四十二人。” 章炳麟 《訄書前錄·客帝匡謬》:“圈地之 滿 蒙 ,駐防之八旗,無置馬甲,而除其名糧,一切受治於郡縣。”
釋義:
1.馬的護身甲。 2.干貝。江珧肉柱。 3.方言。背心。 4.清八旗制的兵丁。
造句:
1、小樣,你穿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2、全身的白色似乎太過單調,搭上黃色的小馬甲和同色系的流蘇挎包,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仿佛就從對面走來。
相關詞語:
風馬牛露馬腳馬后炮馬前卒下馬威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按甲寢兵按甲休兵鞍馬勞倦鞍馬勞神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敗鱗殘甲寶馬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