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
詞語 | 世事 |
---|---|
拼音 | shì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世上的事:世事多變。解釋:
(一)、指士農工商各自具備的技藝。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 鄭玄 注:“世事,謂士農工商之事。” 孫詒讓 正義:“事謂道藝曲藝之等,四民皆有之。”
(二)、指世代相傳的專業,如巫、醫、卜筮等。
《周禮·地官·大司徒》:“十有一曰世事。” 孫詒讓 正義引 蔣載康 云:“世事,累世專業相傳,凡巫、醫、卜筮諸藝事。”
(三)、時事;世上的事。
《商君書·更法》:“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 帝嚳 ,下道 齊桓 ,中述 湯 武 ,以刺世事。” 宋 陸游 《書憤》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葉紫 《星》第三章一:“他們在那墳堆上抽煙,談世事,他們向著太陽捫老虱婆。”
(四)、世務;塵俗之事。
《文選·張衡<歸田賦>》:“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李善 注:“世務紛濁,以喻塵埃。”《晉書·阮籍傳》:“ 籍 本有濟世志,屬 魏 晉 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籍 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 清 劉大櫆 《樵髯傳》:“其言 武夷 九曲 ,幽絶可愛,令人遺棄世事,欲往游焉。”
(五)、指社交應酬、人情世故。
《宋書·庾登之傳》:“ 登之 雖不涉學,善於世事, 王弘 、 謝晦 、 江夷 之徒,皆相知友。”《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那 楊溫 道:‘復員外, 溫 在家,世事不會,只會使棒。’” 清 獨逸窩退士 《笑笑錄·不曉人事》:“ 李長源 雖高才,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 徐遲 《祁連山下》四:“那些國民黨分子把他請來,是別有用心的。我們的畫家再不懂世事,也立刻識破了他們的企圖。”
(六)、大勢。
《北齊書·王纮傳》:“官軍頻經失利,人情騷動,若復興兵極武,出頓 江 、 淮 ,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傾國而來,則世事去矣。”《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帝知世事已去,意欲遂幸 永嘉 ,羣臣皆不愿從。”
(七)、局面。
孫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崔骨碌 聽了,搖頭晃腦的說:‘八路軍的世事越鬧越旺,比早先我在的工夫可厲害多啦!’”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九回:“ 陜北 紅軍鬧革命,起初只有兩支破槍三顆子彈,還有一顆塌火的,如今多大世事了!”
釋義:
世事,漢語詞匯。拼音:shì shì。釋義:指士農工商各自具備的技藝等多種詞義。
相關詞語:
百世師安然無事暗昧之事傲睨一世傲世輕物敖世輕物拔山蓋世百世不磨報冰公事比類從事避世絕俗便宜行事不可一世不世之功不省人事不知世務拔毛濟世百年好事